马云,众所周知的一个大人物,所到之处都被热情接待,而他曾经却被“踢出”了一个群体。
这个群体就是泰山会。虽然泰山会在普通人中名声不大,但在资本家中,这个泰山会却如雷贯耳。
(相关资料图)
那么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,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和魄力,连马云都难以入会并成功留下。
在2006年的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《赢在中国》,节目组邀请马云参加担任导师。
也就是通过这次的节目参加,马云认识了泰山会的两位成员——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:柳传志;“脑白金”的创始人;史玉柱。
三人作为节目组邀请来担任的导师,彼此间有了很多的接触、了解。在了解马云的人为和能力后,柳传志和史玉柱都认为马云是一个可以入会的成员。
虽然马云的阿里巴巴在当时才刚刚起步,名气不大,不像现在一般为人所熟知。但他们俩人都认可马云的未来,值得结交。
在进入后,马云也开始积极接触其他的成员,扩展自己的人脉。最初,马云是非常看好这个组织的人,然而随着慢慢的了解,马云也只能选择退出。
那时的马云,他的阿里巴巴,自己的事业也还处于起步阶段,有很多决定性的方案需要他去处理,无法经常按时参加泰山会组织的聚会。
而按照泰山会组织的规定,第一次迟到1万,第二次就高达20万,并且除非特殊情况,基本不允许请假。
这一规定对于当时的马云来说,是很难接受的。接连几次的罚款,也使他在泰山会上挺没有面子。
也因为阿里巴巴才起步不久,在那时的泰山会里也就是一个小成员,实力低,接连几次的迟到,也使他很难在泰山会接触其他成员,并成功进行合作。
因为他在参加聚会时,并不是很愉快,参加聚会的主要目的——接触可合作的的对象,也很难实现,还有部分理念不和的矛盾。
所以在最后,马云只能选择退出泰山会,自己创立了江南会,建立了一个符合他当时情况的俱乐部。
泰山会最初建立时并没有这么多的规定和限制,只是想建立一个俱乐部,给大家提供一个互帮互助,互惠互利的地方。最初只是四个人的小团体,每年聚在一起联络感情,谈谈彼此近期目标。
柳传志和卢志强
四人小团体中,分别有陈春先、中国硅谷第一人;段永基、四通集团董事长;陈庆振、中国电脑买卖第一人;王洪德、京海集团董事长。四人间互相帮助,联络感情,壮大自己,渐渐地在资本圈有了一定的名气。
并且随着下海经商的流行,在1984年至1987年间,又有很多人进入了他们的小团体。其中就有联想、方正、紫光等科技企业领军人物,人员的壮大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动。
随着人员越来越多,他们的团体也开始越来越正式。于是萌发了一个想法,成立一个正式的组织,就和国外的骷髅会一样。
事实证明他们也确实快达到这个地步了,但最终失去了初心,也失去了声望,失去了他们的团体。
人员的增加和当时声望良好,使他们在社会上拥有了一定影响力,从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。
有关部门在了解到他们想要成立一个正式的组织后,由国家科委牵头,在1987年,正式成立了“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”。
同时,协会第一任秘书长,由挂职国家科委的华怡芳担任。并且随着协会的正式成立,越来越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加入这个协会,后改名“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”。
华怡芳在2005年逝去,失去核心人物的团体,开始改名。他们的团体也在同年正式命名为泰山会,开始有了明确要求。
入会资产至少十亿起步,没有达到十亿的企业领导人,是无法加入泰山会的。同时,还需要有两位成员的推荐才能有面试资格,最后还要全员地投票通过,并且第一年为泰山会的实习成员,正式成员需要在一年后重新确认。
进入后每年都必须参加一次泰山会的聚会,虽然名义上是说打高尔夫、喝咖啡,大家一起联络感情。
但实际上,参加聚会时不允许录音、记录事件和对外宣传,只能选择自己参加,不可以再邀请领导等其他人。迟到一次罚一万,第二次就达到20万,以此类推。
泰山会的入会要求高,但依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,想尽办法要加入泰山会。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只有16人,但成员之间,个个行业都有他们的身影,不再仅仅只有科技企业方面的影响。
房地产,金融,机械制造,影视行业等等,都被他们插手,因此,泰山会也被称为掌握着20000亿的财富,是真正位于社会顶层。
他们互帮互助,在其中一人遇见困难,其他的成员之间都会互相帮助,挺过危机,再创辉煌。泰山会中的成员,很多都是因为这个帮助,挺了下来,继续在各自的行业打拼。
但是盛极必衰,他们的势力过于庞大,也因此引起政府重视。他们一手遮天,让后来的民营企业很难生存,想要壮大只有选择加入。但严格的要求和市场打压,又有几个企业能满足泰山会的要求呢?
盛极一时的泰山会,最终还是在2021年年初宣布解散。作为领头人,应该做到包容,不应固步自封,搞垄断市场的行为,忘记初心,最终还是会导致毁灭。